數字科技賦能文旅 福建構建多元新場景
2025-04-21
來源:中國新聞網
連日來,2025年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在福建南平舉行。“山海尋音,八閩有福”聆聽福建24小時聲音線下特展和線上《福建24小時》城市聲音專輯在南平首發,成為本屆大會的亮點之一。
線下特展借助“聲音+”的創新理念,巧妙融合了文化的靈魂與現代時尚,借助科技的力量,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沉浸式的聲音體驗。展覽深度挖掘了福建特有的山海相依的地理特征與深厚的文化底蘊,精心設計的“山語”與“海韻”兩個展區相輔相成,完美展現了福建的自然之美與人文底蘊。
在展覽中,南平茶韻聲香、龍巖土樓聲影、漳州偶戲懸絲、寧德畬歌聲韻等場景,通過全景立體聲、全息投影、香氛系統等設備,借助聽覺、視覺、味覺、觸覺等感知,以“聲音+”的創新形式,展現福建的山海人文魅力。
4月17日晚,大型文旅山水史詩《月映武夷》推介演出震撼上演,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于一體的視聽盛宴。該推介演出的舞臺跨度約67米,縱深約50米,投影面積2400平方米,通過超寬幅高清影像與3D裸眼透視視效的協同演繹,營造出270度的全景式視覺奇觀。
傳統的文化旅游業正處于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之中,VR、AR、AI等數字技術已經開始廣泛滲透到旅游領域。以 “觀世之眼、傳道之口、問道之足、悟道之心” 為維度,結合 “萬里茶道” 的當代價值重塑,層層遞進展現八閩文化精神內核。朱迅用現代人的視角,向朱熹提出關于時代發展、文化傳承等問題,而田征扮演的朱熹則以深邃的智慧和豐富的學識,一一作答。這種創新的對話形式打破了傳統演出模式,讓觀眾仿佛穿越時空,與歷史上的朱熹進行心靈交流,對朱子文化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認識。臺下觀眾時而凝神靜聽,時而陷入沉思,時而報以熱烈掌聲,被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深深吸引。
劇場以“上善若水”的哲學思想為設計原點,以南平當地文化為背景,打造超寬畫幅智能水舞臺,舞臺區域約2500平方米,由全水沉浸升降機械舞臺構成。整個舞臺水量將近10000立方米,能在1秒之內實現水舞臺與干舞臺的無縫切換。
當機械水幕與數控光影精妙互動,超寬幅影像與裸眼透視視效協同演繹時,整個舞臺仿佛變成了一幅巨大的、動態的水墨丹青,讓觀眾們沉浸其中,感受著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。這場創新的演出不僅讓觀眾深刻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,更讓他們驚嘆于現代科技的力量。
《月映武夷》的舞臺是目前中國國內跨度最大、面積最大的室內高科技多媒體沉浸式水舞臺,通過全電腦機械舞臺的精密連接,機械、水幕、數控、光影精妙互動,重構水墨丹青的東方美學意境。未來,《月映武夷》將作為文旅演藝項目駐場演出,在武夷山亮相。
而在享有“里坊制度活化石”“明清建筑博物館”美譽的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,集合了海洋藝術IP與沉浸式數字創新體驗的“無限之海——沉浸式AI數字藝術展(福州站)”,每天吸引上千位游客前來體驗。
該展覽以“五維海洋”概念為內容主題,融合AI數字技術、交互藝術、裝置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。連日來,此大型沉浸式AI數字藝術展正在升級,將增加更多體驗感、互動感強的產品,真正將這個空間打造成一個“元宇宙空間”,旨在吸引更多年輕游客前來體驗。
福建是數字中國建設的實踐起點,一大批數字產業創新成果在此競相涌現,為文旅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和良好的研究環境。未來文旅研究院將扎根福建,面向全國,以新質生產力、數字化轉型、沉浸式體驗三大方向為落腳點,發揮智庫支撐、技術研發、業態孵化等優勢,加快賦能福建文旅高質量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