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鐵加速長三角農文旅融合步伐
2025-03-26
來源:中國新聞網
一邊是茶農忙于采茶,一邊是游客拍照打卡,25日是安吉白茶正式開采的日子,在浙江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的茶園里,“農文旅融合”概念在滿目蒼翠中變得具象化。
俯瞰茶山,一叢叢茶樹宛如層疊碧波,采茶工人腰挎竹簍、指尖翻飛,按照一芽一葉的標準采摘今春第一捧嫩芽。今春天氣晴好,陽光充足,雨量充沛,為白葉1號茶樹營養物質積累和茶芽萌發提供了利好條件,預計茶葉品質也會更好。目前,全縣30%的茶園進入采摘期,隨著氣溫穩定上升,24.32萬畝茶園即將全面開采。
安吉白茶是富裕一方的“金葉子”。在農科區宋茗茶博園的智能化工廠內,首條日產10萬斤智能化生產線“整裝待發”。近年來,農科區宋茗茶博園累計投入1800萬元研發經費,建成數字化茶園管理系統,實現智能化管控。同時,深耕茶文旅融合,以“宋韻茶香”為主題打造沉浸式體驗園區,2024年吸引游客約30萬人次。
安吉是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的誕生地。去年12月26日,滬蘇湖高鐵開通運營,鐵路安吉站增加了直通上海南、上海松江的列車,這座浙北小城與長三角各大城市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。如今,安吉白茶開采日的熱鬧景象,正是滬蘇湖高鐵帶動長三角地區農文旅融合進程的一個縮影。
在安吉,安吉白茶是一張重要的地域名片。去年其產量2420噸,產值37.75億元;安吉白茶品牌價值達54.86億元,連續15年入圍全國茶葉品牌價值前十強。這些年,“茶經濟”尤其是茶文旅融合成為當地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。
當日,安吉白茶開采儀式在溪龍鄉舉行,當地發布“舌尖茶韻,回味悠長”“溯源茶史,品味人文”“邂逅茶海,漫享時光”三條安吉茶文化深度體驗旅游路線,旨在進一步深挖茶文化內涵,為安吉白茶產業和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注入新動能。
綠色是安吉的底色,生態本身就是經濟。近年來,安吉大力建設林業現代園區,發展林下經濟,做大“綠水青山”。通過實施林下經濟,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。不僅能夠提高林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,還能促進村集體和村民增收雙受益。
近期,安吉天荒坪鎮啟動了“萬畝林下經濟產業園改造提升工程”,未來計劃在園內增設游客體驗區,游客可以親自采摘特色品種果實或中藥材;建立林下露營基地,讓游客近距離擁抱大自然;加強與周邊景點、民宿、農家樂等旅游資源整合,推出聯合旅游線路,形成旅游產業集群。
鐵路安吉站的發客數據也從側面體現了這種“熱情”。3月14日以來,該站發送旅客逾4.7萬人次,同比增長超7%,其中上海方向發送旅客5600余人次,同比增長約4倍。
滬蘇湖鐵路不只是為安吉白茶帶來人氣的交通線路,同時也是傳播茶文化的有效載體。安吉白茶開采當日,G3244次列車從鐵路安吉站駛出,其茶文化車廂“綠意盎然”,南宋點茶、國風舞蹈一一上演,讓旅客在茶香氤氳中體味茶文化魅力。
坐著高鐵去春游,助力“春日經濟”不斷升溫,加速釋放文旅市場消費潛能。據悉,長三角鐵路2025年春游運輸從3月14日起至4月14日止,預計發送旅客8600萬人次。自滬蘇湖高鐵開通以來,安吉站發送旅客近38.1萬人次,同比增長7.8 %;3月14日長三角鐵路春游運輸啟動以來,該站發送旅客逾4.7萬人次,同比增長超7%,其中上海方向發送旅客5600余人次,同比增長約4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