枕水而居 千年古鎮煥發銀發新活力
2025-05-29
來源: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
退思園水香榭畔,一曲婉轉的評彈從百年南園茶社飄出,十多位銀發游客手捧清茶,沉浸在吳儂軟語的韻律中。不遠處的三橋景點,幾對身著中式婚服的老人正在拍攝金婚紀念照,笑意盈盈。2025年5月,江南水鄉同里以“康養 文旅”的創新融合模式,在千年古鎮肌理上譜寫出新時代的“老有所樂”篇章。
作為“江南六大古鎮”之一,同里鎮已有1000多年歷史。古鎮四面環水,15條小河將其分割成7座小島,49座古橋又將它們連為一體,形成“小橋、流水、人家”的典型江南水鄉風貌。在這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土地上,一種全新的康養旅游模式正在興起。
去年重陽節,同里鎮創新推出 “老友會”養老服務品牌,由鎮政府主導,聯合養老機構、民宿、茶樓等社會力量共同建設。該品牌專門面向60歲以上、身體素質良好、追求生活品質的長三角區域老年人群體,打造長三角旅居養老目的地。
針對老年游客的需求特點,同里精心設計并實施三條特色康養旅游線路:
古鎮休閑與文化體驗之旅:漫步石板街道,探訪退思園、耕樂堂等世界文化遺產,在三橋景點體驗傳統水鄉婚俗,最后在南園茶社品茶聽曲。這條線路讓老年游客在悠閑中感受千年古鎮的歷史脈動。
自然養生與中醫文化之旅:深入同里國家濕地公園,在專業向導帶領下觀測鳥類,參與禪修體驗、素食養生、自然徒步等活動。公園內植物達302種,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9種,為自然療法提供了理想環境。
農業體驗與健康食療之旅:走進吳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,參觀有機果蔬采摘園、無土栽培體驗園、石斛養生園等特色農業項目。游客可親手采摘綠色蔬菜,學習健康食療知識,品嘗養生素食。
計充分考慮老年人身體特點,行程舒緩而內容豐富,讓銀發游客在輕松愉悅中收獲健康與文化體驗。
當夕陽余暉逐漸消散,同里古鎮亮起璀璨燈火,開啟了另一重魅力維度。2024年4月底至10月31日,同里拉長消費時間,全力豐富夜間旅游市場。
“無游船,不夜游” 成為同里夜經濟的寫照。月色籠罩下,手搖木船緩緩蕩開碧波,老人們在船中安坐,霓虹燈影伴著人聲、樂聲環繞四周,體驗“醉后不知天在水,滿船清夢壓星河”的意境。
世界文化遺產退思園化身為 “退思畫境”沉浸式夜游的舞臺。園內,動態演出輪番登臺;30米長卷投影上墻,在融匯江南元素的燈光秀襯托下,紅色錦鯉躍然墻上;園中“聲光電”投影營造出抬頭見明月、樹影婆娑間螢火蟲飛舞的夢幻景致。
2024年暑期,這一系列夜游項目吸引游客超100萬人次,日均接待游客約1.8萬人次。一年后的今天,夜間文旅已成為同里康養旅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
距離古鎮不遠的同里國家濕地公園,是自然康養的絕佳場所。公園總面積972.18公頃,其中近60%的區域為游人禁入的保育區,為各類珍稀動植物保留了自由生長的“伊甸園”。
早在七年前,濕地公園內鳥類已從建園初期的91種增至231種,包括卷羽鵜鶘、青頭潛鴨、黃嘴白鷺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,種數居蘇州地區同類濕地公園之首。
公園設計了一系列生態體驗項目:“探濕地 尋飛羽”長三角觀鳥大賽吸引了來自長三角地區的觀鳥愛好者;腳踏船、皮劃艇等互動式親水項目讓游客親近自然;露營區為家庭游客提供星空下的休憩場所。
毗鄰濕地的吳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占地3.22萬畝,形成優質糧油、設施園藝、特種水產和休閑觀光四大功能區。園區內的“無人農場”示范基地運用北斗定位、農業物聯網等高新技術,構建“天空地”一體化智慧農業場景。
產業園聚集了26家農業企業,包括一條高端錦鯉賣到上百萬元的錦鯉養殖企業、占據蘇州配送行業大比重市場份額的配送企業,以及建立江蘇省首個鐵皮石斛種質資源庫的生物科技公司。
在“龍頭企業 科技賦能”的帶動下,園區內8萬余人實現就業增收,農民通過稻田養蝦、養鴨等綜合種養模式,畝均效益最高可達5000元。
在同里古鎮的小巷深處,太湖水利同知署舊址靜靜矗立。這座歷經三百年滄桑的古建筑,如今已成為展示太湖流域治水歷史的博物館。修復過程中,文物工作者面臨一個特殊挑戰——復原明清時期江南特有的 “明瓦”窗戶。
通過現存實物和文獻交叉取證,專家們發現這種窗戶是用貝殼磨成不到一毫米的薄片制成。聯合手工藝人精心復刻后,明瓦窗戶重現光彩:既有貝殼的光澤和紋路,又具防水效果,在透亮的同時保持私密性。
這些古建筑經過創造性保護,變身為康養旅游的重要載體。富觀街48號的經笥堂從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變身為“同小鯉”文創空間;潘祖蔭故居則成為集精品酒店、主題書房于一體的文化空間,定位為 “傳統蘇式生活的活化見證”。
滬蘇湖高鐵開通后,同里等吳江景區還推出 “票根經濟” 優惠活動。游客憑7日內抵達吳江的高鐵票,可享受門票減免、導游服務折扣等多重福利,將交通出行的“過客”轉化為深度游的“游客”。
今年清明假期,這一系列舉措助力吳江累計接待游客50.12萬人次,較去年同期增長21.1%,其中高鐵客流成為重要增量。
暮色漸濃,退思園內投影的明月悄然爬上粉墻,幾位銀發游客在導游陪同下緩步其間。園外水道中,最后幾艘夜游船正載著游客穿過橋洞,船槳劃破倒映著燈籠光影的水面。
千年水鄉同里,正以康養文旅的創新實踐,詮釋著新時代“老有所養、老有所樂”的生動內涵,書寫著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的現代江南故事。